-----------------------------------------------------------
黄佶近作:
人类社会必然是一个金字塔【最文明的社会:政治民主,经济自由,适当照顾穷人】(2021年)
《资本论》导读,史上最通俗易懂的版本(2021年)【精简版】
剖析《国富论》:读书不能读什么就信什么(2020年)
(更多)
打包下载 图说《资本异论》 视频:简说《资本异论》,资本无辜 讲座音频 English
-----------------------------------------------------------------------------------
第一章,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不是“你有我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
第三章,商品交换的实际比例取决于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对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等主观因素
第四章,“资本总公式”不存在矛盾
第五章,商品能够长期而稳定地贵卖。利润可以来自“消费者酬谢”
第六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可能是负值
第九章,存在劳动无效的可能性。承担投资风险也是商品生产所必须的劳动。第三种人类劳动——心力劳动
第十一章,结束语:左右平衡
第一章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不是“你有我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 |
1-1,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渔夫无法用猎人那么短的时间捕捉到一头鹿,猎人也无法用渔夫那么短的时间捕捉到一头海狸
1-2,商品交换者之间有两个区别:各自商品的物质区别和生产同一种物品的成本差别(所需的劳动时间不同)
1-3,“无法生产某种物品”可以理解为“生产这种物品需要花费无限长的劳动时间”
1-4,研究消费者自己生产所需物品的情形,是为了理解消费者为什么不自己生产所需物品
第二章仅仅劳动时间一个因素,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 |
2-4,交换比例范围的确定:双方劳动时间相差越大,这个范围就越大
2-6,商榷:傻瓜不傻
第三章商品交换的实际比例取决于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对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等主观因素 |
3-2,人类主观因素决定具体交换比例
3-3,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包含的劳动价值。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3-4,“供求平衡点”无法成为计算价值的基准点,因为存在无数个“供求平衡点”
3-5,商品价值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3-6,不给出确定异种劳动换算比例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导致劳动价值论解释的随意性
第四章“资本总公式”不存在矛盾 |
4-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为什么“先卖后买”和“先买后卖”会有不同的结果?
4-4,商业资本的实际运动形式
第五章商品能够长期而稳定地贵卖。利润可以来自“消费者酬谢” |
5-1,商品买卖的两种情况: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买卖,商品消费者向商品生产者购买商品
5-2,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买和卖源于专业化生产可以大大缩短劳动时间
5-4,每个人都能够用专业生产者那么短的时间“生产”出自己所需的任何商品
5-5,劳动生产率越高,贵卖能力也越大。贵卖能力是社会对劳动生产率较高者的奖励
5-6,忍欲导致货币积累
5-7,消费者愿意向生产者支付数量超过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价值的货币。“消费者酬谢”
5-8,最广大的普通劳动力出卖者,就是“只贵买商品、却不贵卖商品”的人
5-9,获取“消费者酬谢”不是剥削
5-10,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三种情形。只有贵卖贵买有利于双方
5-11,生产资料也可以贵卖
5-12,贵卖贵买的实质:买卖双方共同瓜分劳动生产率提高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5-13,贵卖价格不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第六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可能是负值 |
6-3,“剩余劳动时间”可能是零或者负数
6-6,剥削存在两种判断标准。剥削的起因:劳动和资本在谈判交易价格时,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
第七章“物化劳动”能够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
7-3,人类劳动没有神秘之处
7-7,物化劳动在劳动时需要人类照料,不能证明物化劳动不能劳动、不能创造价值
7-8,物化劳动创造的价值属于物化劳动的拥有者。对物化劳动不存在“剥削”问题
7-9,人类使用机器部分或全部代替自己劳动,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7-10,用新的劳动观解放工人阶级
7-11,一个值得注意的理论:无形价值论
第八章一个企业创造的总价值量与它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8-1,“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一个必须慎重使用的结论
8-3,在纵向比较时,如果整个行业各个企业情况一样,“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成立的
8-4,在横向比较时,“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能成立
8-6,错误的根源在于忘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具体劳动时间无关
8-7,联合劳动创造的价值量较大
8-10,新技术的扩散需要时间和成本
第九章存在劳动无效的可能性。承担投资风险也是商品生产所必须的劳动。第三种人类劳动——心力劳动 |
9-2,承担风险也是一种劳动。人类劳动的第三种形式:心力劳动
9-3,“资本家”和“政治家”、“科学家”等一样,只是一个表示某人职业或专长的中性名词。资本家是心力劳动者
9-5,不能因为犯罪存在风险,就否认在正当的生产活动中承担风险是一种劳动
9-7,必须区分风险报酬和剥削所得
第十章资本自身存在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也能够创造价值 |
10-1,资本存在生产力
10-2,联合劳动不仅可以增加使用价值的生产,也可以增加价值的生产
10-4,只有在工人的产品极其简单的情况下,农民和工人才可能直接交换劳动产品
10-6,没有完善的民主机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会演变成“生产资料官有制”
第十一章结束语:左右平衡 |
11-1,资本利润存在非剥削来源
11-2,极左思想的根源——剩余价值理论
11-3,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在于推翻了旧体制。但是,革命的列车应该在适当的地方停下来
2000-1-3上网发布
《资本异论》——关于商品交换和利润来源的思考
黄佶 著
欢迎摘要或全文转载
本书版权公有,欢迎自行下载全文打印、复印或印刷并销售。 |
![]() |
本书曾由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6月) |